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委员会 | 返回首页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政协>>建言献策

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转型赋能再启新程

传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梁垛镇积极布局,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进行了一系列产业项目升级,引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一、我镇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情况

以我镇绿色建材、传统纺织两个行业实施的项目跟大家 做个汇报。

(一)磊达技改项目 :绿色节能引领水泥产业变革

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宏观背 景下,磊达公司积极响应号召,毅然投身于水泥生产线的改 造升级工程。2022年至 2025年是磊达水泥公司技改投入大 跨越的 4年,总投资10亿元,对12台水泥磨进行了节能技改。历经四年的精心打磨,项目成效显著。

第一,电耗显著下降。单位产品电耗:经过一系列改造,吨水泥综合电耗下降显著,降幅达12 度左右。技改前单位水泥电耗36 /吨,改造后稳定在 24 /吨,节能效果直观可见。年节电总量:结合水泥年产量,年可节电 1.2亿千瓦时。

第二 ,成本有效压降  单位成本:随着电耗降低以及对用电时段的优化,水泥生产不再使用平峰期电,成功实现水泥压降成本30/吨。年增效成果:凭借单位成本的降低与产量规模优势,年增效可突破 2.4亿元。

南丰纺织项目: 功能性产品拓展纺织产业新赛

南丰纺织投资1亿元,拟购置切断机、 自落筒、喷气织机等共计130台套设备,以预氧丝、阻燃纱线等为原材料,全力进军功能性纺织产品领域。

预计将年产1500吨功能性阻燃布及纱线。通过此次升级改造,南丰纺织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对于功能性纺织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传统纺织产业竞争 日益激烈的当下,南丰纺织凭借这一项目成功开辟新赛道,有望在功能性纺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推动梁垛镇纺织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

二、传统产业焕新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是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 部分企业主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倾向于模仿而非创新,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率低,进而忽视研发资金投入,缺乏自主核心知识产权。

二是资金与成本压力大 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需要高额成本投入,包括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员工培训等。而企业在长期低价竞争的行业中,技术和资金积累不足,再加上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面临出 口和国内需求降低、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率下降等问题,限制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能力。

三是人才存在短缺 传统产业对科技创新人才吸引力不足,高校学生更倾向于高精尖技术领域专业。传统产业常面临高技术人才缺乏、高技能人才不足的困境,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产业转型的重要因素。

三、 下一步建议

一是增强创新能力 企业要强化创新意识,将创新作为核心战略,积极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新方案。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门的研发资金,提高研发资金占比,建立多元化的创新投入机制,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争取科研经费, 申请政府创新扶持资金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申请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维护自身创新成果。

二是制定针对性政策 政府要将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出台专门的产业政策,明确传统产业升级的目标、重点和路径,引导资源向传统产业升级领域倾斜。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资助企业的技术改造、创新研发项 目,以及支持共性技术研 发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优化财政资金 的使用方式,通过贴息、补贴、奖励等多种形式,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

三是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促 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 化和应用。鼓励企业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 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引导高校和职业 院校根据传统产业焕新升级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产 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 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对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所需的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给予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吸引人才流入。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