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师,关注得更多的是学校周边的交通状况,现在就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的现状以及个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向各位领导做一个回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上放学期间,无证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部分商铺店外出摊,阻碍了校门口交通,造成交通堵塞。这种情况在台城及乡镇的学校普遍发生,卖小吃的摊主为了经济利益,甚至将盛放小吃的车辆放在道路中间招揽生意,全然不顾行人的感受。
(二)接送车辆,堵塞交通。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较为集中,这一庞大的接送队伍在学校周边道路等候,极易发生交通堵塞,遇到恶劣天气更甚。再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步成为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之一,学校周边又没有停车场,进一步加大了交通的堵塞。另外在乡镇学校,由于路程远等原因,接送孩子大多使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汽车等机动车,更容易发生交通堵塞,严重影响道路的畅通。
(三)学校集中,道路狭窄。老城区学校过于集中,在一公里范围内就有实验中学南校区,市幼儿园,实小,一小,清华幼儿园等学校,而且生源爆满。加之,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不够,道路狭窄,设施不全,市中心停车场偏少。人多、路窄必然导致交通堵塞。
(四)违反交规,意识淡薄。随着对机动车驾驶违章处理力度的加大,机动车驾驶人,特别是汽车驾驶人违章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非机动车和行人违反交规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闯红灯,横穿马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车辆乱停乱放等也影响了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二、解决对策措施
(一)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学生交通安全涉及民生,是一项社会化工作,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一定要把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切实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协调,安监、公安交警、教育、交通、工商等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性的工作机制,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管理作为一项保民生、促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给学生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完善设施,保障道路畅通。结合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现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车流量、交通设施安装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摸清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实际状况,积极向政府汇报,争取到政府对工作的支持,更新、健全、完善学校门前及周边路段警告、限速、慢行、让行、限行等交通标志和人行横道线,最大限度地消除阻碍交通的隐患,改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
(三)加强宣传,增强法制意识。一是落实有效措施,强化全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做文明交通参与者。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生交通安全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意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各项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与辖区中小学校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措施,丰富交通安全宣传模式,针对中小学生的喜好,采取适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强化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大力整治,净化交通环境。深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活动,将警力最大限度的向学校周边道路倾斜,结合实际工作,科学调整勤务模式,从严查处无牌无证、乱停乱放、不各行其道等交通违法行为,持续保持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高压态势,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净化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确保师生出行安全,顺畅。加大对学生上、放学期间交通安全管控力度,采取安排民警维持秩序、设立助学岗的形式,加强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巡逻,确保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会同工商、城建等职能部门加大对占道经营交通违法的治理,完善长效机制,保障学校门口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加强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扎堆、不占道等候,自觉维护学校门口交通秩序,对不具备学生接送资格的车辆要坚决取缔,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五)完善机制,强化责任追究。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及学生交通安全工作,把其列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以此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及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督导。对工作敷衍、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被动,甚至发生中小学生伤亡交通事故的,进行责任倒查,坚决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以确保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为学生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