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委员会 | 返回首页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政协>>建言献策

常亮——抢机遇抓产业招商 攻项目促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重点围绕精密结构件、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智能装备制造及核心部件海洋生物等16条产业链,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链招商更加强化招商选资,更加突出项目质态,一批规模体量大、产业层次高、产出效益好的项目纷纷落户,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招商体制精干高效建立市招商服务中心,负责招商引资新落户项目的信息管理、现场考察、综合评审、协调推进、督查考核。成立10个市级招商局,选派40名专业招商人员驻点招商;各镇设立16个招商分局,招商人员脱产开展招商。二是精准开展链式招商围绕16条产业链发展前景、上下游配套、平台载体等情况,编制完善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分批分层次开展靶向精准招商。三是招商资源统筹利用。强化全市招商资源统筹,推动在手项目精准落地,梳理汇总重点招商资源要素。整合土地资源,梳理全市可利用工业地块闲置土地、闲置厂房情况,各招商局互通共享,形成全市一盘棋抓招商氛围。比对投资要素,综合比对周边地区用电、用水、天然气、蒸汽、污水处理、人力成本、物流运输等各类要素,分析研判招商优势四是项目质效持续提升。深入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不断提高工业用地精准配置和利用效率。设计项目平衡测算表,算好投资回报平衡账。严把项目准入门槛,综合考量客商实力、能效水平、环境容量、投入产出、回报周期等关键性指标,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增加值率高、能耗水平先进的优质项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我市在投资环境和招商力度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链招商的力度还不够大,上下游产业配套还不健全不完善;项目准入关口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投产落户后的考核仍需跟进;园区之间的产业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要避免相互竞争,重点园区各自的承载能力和优势还需进一步增强;服务项目的意识仍有待提升,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全力攻坚重大项目。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紧盯上海、深圳、苏锡常等重点区域,紧密对接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大型民企,优先推动土地、能耗、资金等资源要素倾斜支持全力攻坚产业链龙头项目、核心关键项目用足绿电资源、生态资源,攻坚产业链领军企业,加快引进百亿级新能源重特大产业项目。

2、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突出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主导产业链,用好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招引企业建议清单,强化5个产业链专班服务,主攻产业链核心环节、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加速构建从产业链上游到经济应用场景的完整链条。坚持一二三产并举,内资外资同抓,积极招引科技服务、大数据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速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龙头项目,着力在引进重大韩资、日资、德资项目上取得突破。

3、创新方式精准招商。实行产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智库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并举,着力推进招商引资精准化、高效化。产业招商,按照缺链补链、短链延链、有链强链的原则,逐步推动高端业态和资源集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做到缺什么招什么,打造完整产业链。以商引商,充分利用市场主体对经济形势、产业动态敏感度高的优势,以高效优质服务激发企业帮助宣传引荐的原动力,积极招引配套关联企业入驻,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大使、家家争做项目标兵的浓厚氛围。基金招商,积极引进风投、创投机构,做大新特产业投资基金,参考合肥模式支持高成长性项目建设,撬动重特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委托招商,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经贸促进会等组织合作,从商会、行业协会、基金公司等项目信息来源广泛的单位,聘请专职招商顾问,为我市精准搜寻项目信息。活动招商高频次在上海、苏州、深圳等地组织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全方位推介我市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旅游资源、人才政策等加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4、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健全项目评审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重大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各项手续办理时限,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聚焦项目招引、建设中证照审批、土地供给、水电气暖接入等关键环节,推出拿地即开工、多测合一、多图联审、水电气网联合报装、项目全流程服务等改革举措,健全镇区园帮办代办、部门政务审批专人服务、重特大项目专班推进制度,全力推动意向项目快落户、评审项目快开工为客商营造舒心、安心投资环境。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