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东台市委员会 | 返回首页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市政协>>建言献策

构建无人机产教融合新生态 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 战略,低空经济成 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江苏省政府于 2024 年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428号)明确要求完善无人机人才培养体系。去年,我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建成全省第三个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抢占了低空经济发展先机。在获批 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 的基础上,与九洲集团加强深度合作,建成 一基地、两平台、三中心 ,其中:飞手培训分中心,提供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养、无人机操作培训等服务,目前拥有教员 10 人,获得国家民航局飞标司颁发的运营合格证和中国 AOPA 颁发的训练机构合格证,是中国 AOPA 会员单位,也是盐城及周边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场地最好的国有无人机培训机构,为我市无人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构建无人机产教融合新生态,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特提出如下建议:

1  强认知 ,构建"三维立体"宣传矩阵  强化产业普及,联合融媒体中心开设《低空经济在东台》专栏,解读产业政策、职业发展路径,宣传无人机技术及应用的广阔前景,提高公众对无人机行业的了解和兴趣。激发青少年兴趣,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建设“无人机创客实验室”,开发“ 飞行原理+编程操控”通识课程,组织无人机科普活动、校园讲座和无人机技术展示活动,通过体验活动的方式,激发青少年对无人机技术的兴趣。有机社群渗透,借助青年夜校、社区活动推出短期体验班、周末班吸引更多群体参与。

2、提质量,打造标准+特色"培训体系。统一课程标准,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制定《东台市无人机应用人才培训规范》,将 CAAC 执照考试与行业技能认证(如农业植保操作师)捆绑考核。开发 1+X”模块化课程:基础模块(考证培训)+行业模块(物流/农业/海洋专项) +创新模块(无人机+AI 路径规划)。创新师资机制,实施“双师型”教师计划:要求培训机构中企业工程师授课 占比不低于 40%,给予每人一定的教学补贴。建立“专家流 动站 ,邀请高等院校无人机研究所专家每季度驻点指导, 解决复杂场景教学难题

3、拓场景 ,实施海陆空应用攻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禀赋,针对性开展培训。海洋经济领域,联合自然资源管理局开发“海上无人机巡检员” 岗位,开展紫菜养殖监测、赤潮预警等专项培训。建设海上应急救援实训基地,模拟台风灾后物资投送、落水人员搜救等场景。 乡村振兴领域,在五烈镇、三仓镇设立 无人机+农业”示范点,培训“ 飞防植保+土壤分析”复合型人才。开发“无人机+ 电商”课程,培育农产品直播航拍、生鲜冷链无人机配送等新职业。城市服务领域,与城管局合作推进“无人机城管巡查员”项 目,培训建筑违建识别、市政管线巡检技能。在黄海森林公园开 无人机+ 文旅”试点,培养景区空中导览、森林防火监测人才。

4、促融合,打造全链贯通”就业生态 数据精准匹配的供需链,建设人才数据库,由人社局牵头,整合 CAAC 照持证人员、企业用工需求、培训机构结业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无人机人才信息库,实现 求职意向-岗位需求-技能证书 三要素智能匹配,不定期举办无人机专场招聘会。创业全周期赋能的孵化链,建立梯度孵化体系, 由经济开发区牵头设立低空经济创业孵化基地,构建“苗圃(0-1 年)-速器(1-3 年)-产业园(3 年以上)”三级载体,从资金、 场地、供应链和政府采购、用地指标倾斜等方面提供支持校企深度耦合的培养链, 由教育局牵头,深化校企合作,与无人机应用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确保培训人员符合企业的需求。职业持续进阶的成长链,由科技局牵头,开展一定区域的无人机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应用领域的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选手直接纳入重点企业人才储备库,激发学员的创新潜力。

5 、强保障,构建"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强化组织保障,健全低空经济工作专班,建立“月度调度、季度考核”机制, 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统筹有力、调度有效、开展有序。靶向投入保障,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中单列 3000 万元,用 于培训补贴、设备采购。创新空域保障,争取列入华东地区无人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划定 200平方公里常态化试飞空域。


【字体: 【打印文章】